贾科梅蒂
在2015年春拍中,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指示者”在纽约佳士得以1.41亿美元成交,刷新了之前由他保持的1.04亿美元的雕塑作品拍卖世界纪录。贾科梅蒂,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是好友,他也是一位人道主义的艺术家,在二战后期创作了大量作品,揭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而他的作品近些年在拍卖中屡屡创出过亿美元的天价。可以说,像贾科梅蒂这样的艺术家,如果有是艺术的大幸。如果没有,我们不应苛求。
明年是贾科梅蒂逝世60周年,贾科梅蒂基金会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性的展览活动都将陆续展开,包括在毕加索美术馆举办的毕加索与贾科梅蒂作品联展和在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展览,以纪念这位艺术巨人的丰功伟绩。公众展出约为200余件作品,集中呈现贾科梅蒂整个艺术生涯的发展,从早年创作开始,经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阶段,到1950、1960年代创作了诸多杰作的时期。展品也将包含最原始的石膏、青铜雕塑,以及主要的绘画、手稿、摄影和档案资料。
贾科梅蒂在工作室中创作
存在主义艺术大师
贾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1901~1966)是20世纪存在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一位开创写实新视野的人像艺术大师。贾科梅蒂表示:“人为什么要画,要雕塑呢?那是出于一种驾驭事物的需要,而唯有经由了解才能驾驭。”
贾科梅蒂与著名剧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者萨特,和前法国文化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罗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贾科梅蒂所追求的艺术含义,在很大的程度上,几乎与萨特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剧本同出一辙。他借藉了萨特的关于人的生存“空无”概念,推导出艺术形而上的外在表现,必须深刻揭示其思想内涵。他指出,现代艺术观,应该包含两种不同的“孤独”命题。前者称之“造型孤独”形象,它为阴暗旮旯里的“静物”陈述“形式”的个别意义。后者是形容艺术的“语义孤独”,指向那种“似是亦非”的内容叙述,揭示一般的意义。换言之,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是构架艺术的本身价值,抑或艺术应有“亦是不似”或“不是亦非”的审美作用。
人道主义艺术追寻者
贾科梅蒂的现代艺术成就,它不再是以“金属”媒介来可圈可点的。他大量的实验性的作品,因为契入了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才使得他的“实验”更加成熟。他以一个哲人的智慧,站在社会的底层,与架上的“小人物”谋合“无产阶级”的风格,才造就了他的大众艺术,或人道主义的艺术。
贾科梅蒂曾在四十年代末对马尔罗说,在“布满历尽劫难的创伤”般的雕塑外表上,掩饰的是那种人类工业社会带来“深深的悲观及焦虑感”。而马尔罗对此的反应是:即使在今天,人类文明的异化“所铸就的自身悲剧命运”,是那种“永远摆脱不了的孤独感”所引发的。因此,马尔罗和萨特异常兴奋地赞许贾科梅蒂刀镌之下的这些纤细麻竿似的既“丑”又“怪”的金属生灵。它们成了萨特“存在与虚无”主义的形象图式展示:表明了人们对不合理的理性世界作出无奈的“反抗”态度。
贾科梅蒂在1965年死前一年的最后一次个人作品展示会上说:当代艺术的一个最大文化特征,是它表明自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它由大众的共同“需要”为前提,这样“当代艺术”才被“抛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过亿美元拍卖纪录保持者
1916年,十五岁的阿尔伯托.贾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1901-1966),用路费买了一本罗丹的书,以致在风雪夜走了整宿才回到家。不过时光推移,他不再做比例精緻而庞大的雕塑,也没有成为罗丹的信徒,反而成为了批判者。他的雕像细长如刀锋,像夜间行走在深巷中的人,结化不开的愁怨。他的母亲这样感嘆道:“无论如何,他没有做出什么美丽的东西出来。”是的,他的雕塑看上去并不美丽。但他的雕塑却在拍卖会中成为藏家一掷千金却难求的绝世艺术品。贾科梅蒂1947年的一尊真人大小雕塑,《Pointing Man 》,估价达到了创纪录的1.3亿美元。2014年纽约秋拍,贾科梅蒂《双轮车》以逾一亿(100,965,000)美元的成交价一举夺魁。当瘦削的躯干,面对丰满的真金白银,还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趣?
纽约苏富比这样介绍《双轮车》的创作始末:一九三八年,阿尔伯托.贾科梅蒂在巴黎街头正思念自己的恋人伊莎贝尔,却不幸在圣女贞德的鎏金铜像前被车撞倒。他对之后住院的经歷感受非常深刻,惊嘆于“叮叮作响的药车”,为其创作视野的一大转捩点。多年过后,那段回忆终于成形,他在脑子里完整构思出《双轮车》。“一九四七年,它已经清晰地立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经完工”,贾科梅蒂这样告诉他的经理人皮耶.马蒂斯。“到了一九五○年,我必须把它做出来,虽然对我而言那已经是一段往事。”
注定孤独的离群索居者
当观者与作者的视角贴近,情绪似乎也跟贴近。战后充满灼烧感的痛楚和未散去的蔓延,贾科梅蒂作品的那种模糊而玄妙的情绪,得到了更广泛的解读,不知有多少饱受痛楚的观者,在贾科梅蒂永远无法走近的作品前泪流满面。
“美只源于伤痛。每个人都带特殊的、各自不同的伤痛,或隐或显,所有人都将它守在心中,当他想离开这个世界感受短暂而深刻的孤独时,就退隐在这伤痛中。所以这种艺术与我们称之为“苦难主义”(miserabilisme)的东西相去甚远。在我看来贾科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贾科梅蒂的另一位粉丝,尚.热内如是说。
离开超现实主义运动,贾科梅蒂离群索居。他爱过的人很多,包括妓女和一个头上长瘤子的乞丐。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就是神明。在诸多艺术家眼里,贾科梅蒂一定没有高更那么接近神明,好在野兽亦不错,充满怪异又澎湃的精神力量。
贾科梅蒂作品精选集
《行走的人》
《狗》
《广场》
《La 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