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奕系列 08 纸上丙烯 36cmX39cm 2014
首批圆明园艺术家
驻留 北京宋庄
从戎 到 从艺
游奕系列14 纸上丙烯 36x39cm 2014
生于新疆兵团
长在湖北襄阳
参加对越反击战
受伤复原 转战艺术30年
战争记忆 + 艺术生涯
会碰撞出怎样的作品?
游奕系列26,纸上丙烯 50cmX60cm 2014
吉晓美,人称“美哥”,出生在新疆兵团,长在湖北襄阳,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受伤转业,后专注艺术……他的经历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传奇小说,拍成一部惊悚电影。然而,美哥更为在乎的还是战争之外的抒情,即他作为艺术家的生命价值。初看起来,军人与艺术家这两个身份,似乎毫不相干。但是,细想一下,却会发现军人与艺术家,其实也如出一辙,都是以英雄为憧憬,以破阵为己任。美哥很早就冲破体制的樊篱,在艺术上追求审美的独立,尝试一些抽象与表现性绘画,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他的英雄主义气质。
抽象绘画也好,表现主义也罢,都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方法论,尽管过去中国也有意象绘画的传统,但那跟现代意义上的抽象与表现还是有所不同。最大不同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表现与抽象,被赋予了人性解放与自我发现的内涵。美哥的绘画正是对这样一些现代性精神内涵的挖掘,他把自己的生存经验与生命感受注入画面,也为抽象绘画与表现主义植根于当代中国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性。在我看来,这种注入远要比简单的“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等命题重要得多。因为这种生命内容的注入与填充,至少可以证明我们怎样活过。而这,正是艺术通过形式变革,最终所要呈现出来的人文内涵。
杨 卫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景象, 布面油画 90cmX70cm,2013
吉晓美的近期作品灵动、潇洒,凝聚着艺术家三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一贯坚持,令人感动! 这样的展览在中国也许很多,很常见,但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我主住在许多的房子里”《圣经》上就是这样说的。
——方少华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景象 布上油画 100cmX80cm 2013
游奕系列20 纸上丙烯 50cmX50cm 2014
楚上艺术 | 您的绘画有集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意境么?
绘画更多是表达自己潜在的内心状态。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认为我的个人经历比较特殊,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后来因为喜好去学了艺术;想在作品中找到“附会”的画题,但我的作品并不是这么直白隐喻的。战争那种具有摧毁力的感觉当然会有潜在影响,毕竟有我的个人经历在,但我的作品主要还是想表达美感的存在,和一种潜在影响的内心状态。
游奕系列10 纸上丙烯 36x39cm 2014
楚上艺术 | 您的创作手段?
我画画是不打草稿的,用即兴的感觉去创作,我个人的绘画语言还是偏抽象的。在二维形式上要表达复杂的心理状态而显得丰富,手段一定得更凝练一些。我在学生时代就喜欢那种表现式的语言,不必要是具象的。
当然我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跨度,对色彩和综合材料的把控也很花心思。我的创作也分不同时期黑色系、蓝色系或者是粉色系都有系列的作品。跟展览的标题『游奕』类似,在创作中我追求纯粹的色彩感觉;材料和手法也会多样化:油画颜料、丙烯以及综合材料,水和油的混合,在画布上塑形做出肌理感。我的部分作品也是在老的作品上完成的,有些叠加的效果最后能达到一种画面的协调与均衡。
无题 布上油画 50x60cm 2007
楚上艺术 | 对您而言创作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
以感性开始,以理性收尾。我创作的时候可能是要表达感性的东西,但是要表达出来的手段是理性的。画面效果是一层层地做出来的,这种过程的思考也是在理性中逐步完善的,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非常随意地堆砌出来。可能在最开始的即兴固定了画面最初的形制后,再通过理性思索,保留最好的东西。我很注重画面中灵感的自然记录,保留下最真实的东西,类似儿童的拙气——自然、随意、偶发性,这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
《纸上》系列作品 纸上丙烯 33x51cm 2016
楚上艺术 | 您个人觉得自己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
我觉得自己的色彩敏感度挺高,很多人的评价就是一眼看上去好看;有朋友开玩笑说我的『好色』技巧很高,对颜色的把握和运用自如。在作画上,黑色、柠檬黄、粉色、绿色都是偏好的。我很喜欢纯度高的颜色,在暗色的背景上造成对比和强烈的冲击,这其实也是内心状态的一种表达。你当然也可以解读黑色有死亡的阴影,联系到我过去参战的经历,但是我希望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绪的流露,是一种抽象的归纳,而不要是刻意表达,非得用个具象的东西,类似舰艇、炮火,来阐明战争的“意义”,这是没什么意义的。表达方式要含蓄,美感,别太直白。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必要去为了意义而深挖意义了,表现力和感染力才是最重要的。
游奕系列30,纸上丙烯50cmX60cm,2014年